会员登录
请登录您的生意号,获取电子名片。便于转发分享!
取消

资讯中心

致力于医药原料药的开发、研究和生产,目前生产已规模化

奥翔药业:国内领先的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供应商
  浙江奥翔药业(行情603229,买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定制生产和研发业务。奥翔药业秉持“研发促进发展,大研发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发展理念,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用于产品的研究分析开发,以研发带动规范市场产品注册、GMP规范管理和EHS建设等多项工作。主要产品为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分为肝病类、呼吸系统类、心脑血管类、高端氟产品类、前列腺素类和抗菌类六个大类。   重视研发创新 产品丰富完备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奥翔药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研究分析开发。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包括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和放大验证车间,具备完成小试、优化及放大生产的开发能力。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和化学制药研究院分别被浙江省科技厅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优秀的研发平台,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保持着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并准备组建省级药物晶体工程中心。公司新型降压药物“盐酸奈必洛尔原料药”项目和抗真菌药物“艾氟康唑的创新工艺研究”项目获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验收证书,并有13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的鉴定。   通过长期积累,奥翔药业拥有了完整、丰富的产品梯队。目前,公司成熟产品已有CS酸、恩替卡韦等五个产品,将在未来几年内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同时,公司已经完成了包括募投产品在内的数十个系列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研发,待目标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申报上市后,即可实现规模销售。此外,在研发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同时,奥翔药业已经着手从单一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企业向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生产企业的转型,已经在国内申报了双环醇制剂、恩替卡韦制剂仿制药以及1.1类新药布罗佐喷钠原料药及制剂的申报文件。其中,布罗佐喷钠已获得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推荐成为优先审评品种,有望进入审评“绿色通道”,大幅缩短新药审评时间。2016年1月18日,CFDA下发布罗佐喷钠原料药及制剂的临床批件。待评审通过获批后,1.1类新药布罗佐喷钠原料药及制剂的上市销售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奥翔药业通过不断推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拓宽了公司的业务链和与下游客户的合作范围,帮助公司在全球医药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产业化能力强 深得客户信赖   目前,奥翔药业已经构建起完善的原料药研发流程和产业化系统,形成了以合成装备完整先进、合成工艺成熟丰富、产业化能力强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为特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制造能力优势,具备不同产品、多种特殊条件的化学合成生产制造能力。公司严格执行中国药品GMP生产管理规范以及欧美日c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产品通过欧盟GMP、美国FDA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药政部门的注册及认证,具备了参与全球医药产业链分工与竞争的优秀能力与水平。   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奥翔药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规范市场上拥有较高的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现已通过多家著名国际大型仿制药和原研药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在产品研发、认证、注册和生产等方面与主要大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目前稳定的大客户模式下,公司在项目初期就为客户提供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工艺研究开发、质量研究和安全性研究服务,并提供所需要的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很自然地成为客户在产品上市后的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供应商,具备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在服务过程中,奥翔药业与客户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为公司提供了接触、消化、吸收国际制药行业先进技术和在各个领域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经验、方法的绝好机会,帮助公司综合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未来,全球医药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随着“重磅炸弹”专利药物的大量到期,全球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奥翔药业将以此为契机,优化、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开发出具有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并逐步开展制剂药品生产以及为国外大型制剂药品企业代理加工生产,实现“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升级,实现“服务健康、创建品牌”的战略目标,最终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医药企业。  
2019-03-13
国产诊断试剂领先代表 热景生物出席第78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系列展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2017年5月16日—18日,第78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景生物”)凭借在诊断试剂领域的领先地位,受邀参与盛展,与广大业内人士分享企业的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 热景生物展位现场   据悉,该展会作为中国制药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的旗舰展会,汇集了来自全球1000多家原料药领军生产企业,200余家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等云集展会现场,为医药、保健、食品等产业提供研发、生产、采购、贸易的俱佳平台。热景生物作为诊断试剂知名品牌,在技术与产品的更新理念方面均形成了独特的创新体系,俨然成为展会备受瞩目的民族诊断试剂品牌代表之一。   与时偕行,积极迎战产业发展机遇期   据权威资料统计,2019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或达到723亿元,分子诊断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随着国产化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将迎来市场空间需求扩大、体外诊断技术更替、政策支持逐步加大等多项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窗口期。热景生物注定成为医药发展新一轮浪潮中的幸运儿。   作为一家专注发展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与创新产品、生物安全检测与POCT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生物技术高新企业,热景生物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依托企业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定量现场快速检测(POCT)技术平台,成为国际上唯一将稀土上转发光材料应用于临床 POCT 及生物安全领域的企业,掌握上转发光核心技术(UPT)并拥有 20 多项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应用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填补多项空白,产品应用具备里程碑意义   产品研发具备划时代意义。对于新型肝炎肝癌体外诊断试剂的突破性创新,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在国内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其研发上市的肝癌早期诊断血清学指标等填补国内空白,改变国际上肝癌血清检测的格局,使我国进入世界肝癌血清诊断的先进水平;研发出国内首家上市的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弥补国内的空白。   研发产品荣获多项专利。多次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CISILE2016自主创新金奖等多个科技领域的奖项;获得2015年的国家技术发明贰等奖,这是迄今IVD领域获得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企业掌握UPT上转发光的核心技术,并拥有20多项专利保护,是国际上唯一将上转化发光材料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并获得批准上市的企业,其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产品战略性优势凸显。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公司产品聚焦医学体外诊断、生物安全领域、防癌体检试剂系列、食品安全系列等。在每款产品的设计之初秉持客户至上的永恒原则,保证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成本”必须最低。   未雨绸缪,誓当等待涅槃的凤凰。配备完善系统的市场推广与服务体系,热景生物从未有一丝松懈。从目前来看,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营销及技术支持队伍。在产业需求暴增的当下,针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技术投入,使得热景生物在市场上赢得诸多信赖。   本次展会,热景生物展位现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参观。工作人员将为现场观众提供包括选购指南,技术指导,操作安装,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的咨询和答疑服务,让广大观众能够收获匪浅,以致对诊断试剂行业的形成更清晰了解和更多认可。   志存高远,实业报国,热景生物将继续奋发,领行业之先,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秉持“检验因我而先进”的追求目标,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热景不仅仅是定位于临床体外诊断,而是要成为医学与公共安全检验先进制造商。最后,中国化工仪器网衷心地祝愿热景生物在产业争战中披荆斩棘,继往开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2019-03-13
医药原料药:环保政策趋严 继续关注维生素C和6-APA
  核心观点:   维生素行业关注维生素C,其次关注小品种领域的VB1和VK3   2017年5月国产维生素价格总体弱势运行,单品种涨少跌多。Wind资讯数据显示:5月饲用维生素价格指数下降2.61% ,猪禽饲用维生素价格指数下降7.95%。报价下跌的主要商品为: VE、VD3、泛酸钙、VB2和VA;报价持平的主要商品为:VC 和VB1。   VC同比涨幅超过100%,VC的主要生产厂家—石药和东北制药受益。   小品种中维生素竞争格局好,重点关注VB1和VK3,相关公司兄弟科技。   抗生素行业重点关注6-APA,其次关注硫红   抗生素领域产能过剩比较严,价格大多数低位运行:①青霉素工业盐:行业整体仍处低迷期,产品价格近期有所回升;②7-ACA过剩严重,整体价格低迷;③7-ADCA和6-APA受益于环保政策趋紧,最近价格有所回升,其中6-APA价格回升较为明显;④硫红和4-AA的价格还在底部,科伦药业作为硫红市场的新进入者,成本在行业中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6-APA的主要生产厂家是联邦制药和国药威奇达,随着华北地区环保趋严和供给端收缩,短期6-APA的价格回暖明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甾体激素和肝素行业目前原料药价格保持低位运行   甾体激素受益于以4-AD为核心中间体的新一代生产工艺,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利好终端制剂公司,但是中间体和原料药价格在不断回升;肝素行业目前供大于求,价格仍然低迷。   行业观点   环保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竞争格局在部分领域开始优化。随着环保趋严,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环保督查趋严,河北地区的原料药龙头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供给端收缩导致部分原料药-6-APA、VC等价格开始回暖,我们认为此次行情的可持续性较强,建议关注东北制药、现代制药、联邦制药等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足;环保政策执行不到位;新产能投放。
2019-03-13
如何选择医药港股标的?“跟着环保炒股会亏钱”是伪命题 原料药打开涨价通道
  跟着环保政策买股票,一定亏钱?这个逻辑显然存在问题。  原先市场的观点一直认为环保只是“一阵风”,可持续性不强,但以目前环保组检查的力度来看,强度远超往年任何一次环保督查行动。因为事实证明,“金山银山的效益远不如绿水青山”。以至于在环保高压下部分企业被动限产、搬迁,导致行业供给缺口频现。  以原料药生产大省的河北、山东为例,部分原料药企业被动停产、限产,行业供给收缩显著,维生素和抗生素中间体为代表的原料药品种均出现大面积提价,最大涨幅如维生素D3、泛酸钙等,均累积涨幅超了200%。  原料价格上升,直接拉动了相关基金指数的上涨。智通财经APP观察从A股的“500原料”基金指数看到,个股区间至今年开年来,已经涨幅超过了25个点,总量38.18亿股,总额40167.56亿元人民币。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基金实现高走,落实到相关个股上,同样看的人“心痒痒”。比如石药集团(01093),因石家庄“利剑斩污”,该公司因维生素C、咖啡因等原料药涨价利好,股价长期跑赢恒指,丝毫不输港股中的牛股;再如联邦制药(03933),受益原料药,2017年中期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就在业界以为环保高压已经过去,近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10部委,北京、河北、山东等6省(市)政府联合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这既标志着严治环保潮再度来袭,也意味着原料药行业将在供给侧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迎来景气度长期回升,利好相关个股。一句话,上述企业股价即将再创新高。  环保政令触动原料药价格全线上涨  供小于求,面对这样的场景唯有高价抢货,最后产生“蝴蝶效应”,生产上游躺着“数钱”,让消费者去“骂娘”。比如近期的纸业,政策要求去产能,导致原浆价格居高不下,造纸商只有花更大成本去采购原浆生产,产品上市后价格全部上涨,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去买质量不变、价格更高的卫生纸上厕所……  其实,相比纸行业,医药行业,尤其是原料药行业是也如此。  在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国家对环保逐步重视下,近几年关于环保的政策“一个比一个严”。智通财经APP梳理发现,5年的时间,重大的环保政策已经颁布了不下10条。  如2012年国务院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加大医药等企业结构调整,关停高污染、高能耗的“低、小、散”企业;2015年4月“水十条”接踵而至,原料药制造被列为十大重点整治行业之一;2016年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原料药制造业推进行业达标排放改造;2016年11月,石家庄政府推出《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要求全市原料药制药企业全部停产。  政策趋严,原料药生产企业自然的合规执行,于是该停产的停产、该整治的整治。如此一来,原本市场供大于求的原料药开始出现短缺,涨价也接踵而来。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16年原料药市场涨势凶猛堪比2008年,部分产品价格一涨再涨。以维生素为例,全球市场需求量约为15万吨,20万吨左右的产能,主要供应商有6家,除DSM苏格兰厂外,其余5家均在我国,分别是石药、东北制药、华药维尔康、及江山制药以及鲁维制药。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这5家生产企业的产能就已经与全球维生素市场需求量持平。  尽管与产能趋于饱和,但从出口方面来看,近两年,我国维生素出口量增长迅猛。在北美份额逐步下降下,欧洲份额却逐年提升,该区域也成为了我国维生素近两年出口量猛增的引擎。  在欧洲需求量猛增与环保停产的背景下,2016年11月国内维生素原粉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饲料级原粉上调至38元/KG,食品级上调至40元/KG,较11初报价饲料级30元/KG,食品级32元/KG上涨超过25%。医药级维生素C报价上调至45元/KG。  发展到2017年9月,维生素已经是涨的“两眼冒金星”了。截至9月4日最新报价,维生素烟酰胺、K3、B6、生物素进一步被提高,VA市场依然坚挺,D3市场关注增加。  维生素作为原料药的冰山一角,涨势都吓退不少采购商。可想而知,环保的压力已让原料涨价成为了“常态”。  而近日,环保部等10部委又下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医药、农药企业在冬季采暖季全部停产,实施范围包括天津、北京、石家庄、济南、郑州太原等城市。  如此频繁的政策,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停产在即,原料药涨价已成为定局。  石药增长空间继续放大  涨价潮来,自然会让原料药生产大户们开心。拿国内维生素C龙头企业石药集团来说,因2016年12月石家庄环保,该公司的维生素C原料药价格反弹,在2017年1月,其上调了出厂价至5万元/吨(12月中旬出厂价为3万元8/吨),当前是6.7万元/吨。  受调价利好,石药的股价至2016年12月开始迎来爬坡。从K线走势来看,该股在187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53.66%,总成交量24.98亿股,均价10.36港元,涉及金额258.84亿港元,十足的白马股走势。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从2017年中期业绩也可以看出,业绩、股价双涨,原料药功不可没。期内,该公司取得收入约72.02亿港元,同比增加17.2%;毛利41.25亿港元,同比增加35.9%;股东应占净利达13.13亿港元,同比增加27.1%;每股基本盈利21.69港仙,不派中期股息。  拳头产品业绩先不说,就原料药(尤其是维C)业务而言,整体表现可谓漂亮。期内,该业务收入为19.28亿港元,较2016年中期的16.66亿港元,环比增加了近16个百分比。  具体而言,因维C价格大涨,石药的维C板块收入增长了12%,至7.6亿港元;而咖啡因方面因出口(可口可乐)雅培、卡夫、雀巢)以及价格上涨的利好,该业务期内增长了53.1%,约5.48亿港元。  按照环保限令和市场需求,该公司原料药业务预计全年增长还将继续。投资者不妨继续关注,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  联邦制药成原料药好标的  除石药外,联邦制药也将成为原料药的赢家。并且因为原料业务恢复,明显带动了2017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17年中期,该公司实现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1.0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4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6.71分。  为何说是原料业务恢复带动了联邦制药的业绩?我们不妨解析下该公司业务,即销售中间体产品;销售原料药;销售抗生素制剂产品、非抗生素制剂产品及空心胶囊。其中,2017年上半年,中间体收入为14.3亿元;原料药为16.09亿元。  期内,该公司中间体及原料药分部利润率得到改善,上半年由于原材料成本、环保成本上升、国家环保核查推动供给侧改革,中间体原料药价格恢复到合理水平,利润率得到提升。6APA价格从150元上涨至210元,订单供不应求。由于内蒙古2018年1月1日开始执行强制性零排放,环保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环评力度加强导致竞争对手产能恢复时间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短则 1-2 个月,长则 1-2 年,从竞争上,给联邦制药提供了时间机会。  另外,在业绩会上,公司管理层还表示,从7月起已经执行涨价的订单,下半年中间体原料药价格将会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利润上涨之余,中间体及原料药的成本端也有了明显改善。中间体原料药产能利用率同比改善较好,6APA由70%上升至96%,青霉素工业盐由32%上升至95.7%,半合成青霉素由46.5%上升至75.5%,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上半年价格同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各版块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并且当前6APA、半合成青霉素类价格分别维持在210元、185元/KG以上,按现有的产能利用率,下半年有望保持这一增速,预计该板块能让联邦制药利润保持较好的弹性。  综合而论,在环保趋严,原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联邦制药不失为一个好标的。(田宇轩/文)  更多港股重磅资讯,下载智通财经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请点击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财经”);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资群,请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klinehk{margin:0 auto 20px;}
2019-03-13
临汾将建超大精细煤化工项目
  6月6日,山西黑猫清洁能源・山西海姿煤业项目落地临汾尧都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据了解,经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海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商定,双方将在山西临汾市域内组建山西海姿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黑猫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利用临汾作为主焦煤基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2000万吨/年原煤、1600万吨/年洗精煤和1000万吨/年精细煤化工项目,项目总投资900亿元。   该项目建设将遵循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打造山西省一流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全部项目完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利润270亿元、税收100亿元。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019-02-01
大庆石化精细化工向高端纵深发展
    慧聪化工网讯:大庆石化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发高性能、高品质新产品。截至8月22日,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线性装置顺利生产7200吨DQDN3711聚乙烯新产品。    年初以来,大庆石化累计生产塑料新产品26万余吨,与常规牌号相比增效4000余万元。这是大庆石化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新的新亮点。    今年年初,化工产品市场回暖,盈利空间持续向好。大庆石化抓住有利契机,将停运5年的乙烯裂解装置恢复生产,3套乙烯装置构成优化并行,乙烯产量提高到每天3250吨左右,为年初制定的生产乙烯110万吨、利润30亿元工作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产业规模优势充分释放,对下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作为国内首个“大型乙烯技术国产化工艺包设计”项目,大庆石化6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综合能耗、双烯收率以及裂解炉热效率等指标,均为国际先进水平。装置自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乙烯1400余万吨,乙烯产量接近中石油总产量的1/5。    大庆石化瞄准增收创效目标,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通过内外部原料资源拓展,优化了化工原料结构,保证优质乙烯裂解装置“吃饱喝足”,保证了装置长周期经济稳定运行。今年上半年,原料进厂量超计划1.8万吨,有效保证了3套乙烯运行的原料需求,乙烯、丙烯、丁二烯和MTBE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化工实现账面利润8.86亿元,比预算进度超出0.36亿元。    充足的乙烯“龙头”原料,为下游化工产业链延伸、集聚、增值创造了条件。大庆石化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推进千万吨炼油二次配套和化工原料多元优化项目,把拉动乙烯下游产业高端新产品开发作为提高产品总量、推动效益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在计划排产中,大庆石化与各大区销售公司积极做好对接,按照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牌号,实现结构效益。在聚乙烯产品结构上,增产高效产品,增效259万元。此外,茂金属等新产品实现平稳生产,化工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作为国内第一家年产500吨腈纶新产品的科研基地,大庆石化不断加大加快腈纶新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先后完成了3.33分特扁平纤维、超高收缩率纤维的项目开发。截至目前,公司完成了1.2旦腈纶空调纤维的新产品开发生产任务。    CTB-002纤维是大庆石化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具有超细、柔软以及抗起球的特点,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今年以来,大庆石化成功放大生产CTB-002新产品305吨,产品经过化验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运至江浙目标市场。    今年年初,SAN树脂装置顺利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大庆石化高腈SAN及板材ABS树脂从无到有的跨越。SAN树脂装置作为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项目“高腈SAN及板材ABS树脂成套技术工业化实验”主体工程,是由原停产聚苯乙烯装置改造而成,年生产能力可达2万吨。板材ABS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电扇、电冰箱保鲜盒以及电表外壳等,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责任编辑:叶丹
2019-02-01
两面针砍掉精细化工业务 飞尚实业6557万接盘子公司股权
  摘要   【两面针砍掉精细化工业务 飞尚实业6557万接盘子公司股权】6月29日至8月25日,两面针将所持有的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35%股权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9月6日,两面针公告称挂牌期限已满,唯一的意向方飞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尚实业)以挂牌底价受让捷康公司股权。(每日经济新闻)   两面针(600249,SH)转让子公司股权一事终于有了进展。   6月29日至8月25日,两面针将所持有的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康公司)35%股权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9月6日,两面针公告称挂牌期限已满,唯一的意向方飞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尚实业)以挂牌底价受让捷康公司股权。   上述股权过户一旦完成,两面针五大板块之一的“精细化工”业务,将从上市公司中彻底剥离,公司资源也会向主业靠拢。对于后续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两面针公开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回复。   2007年7月,两面针出资金额4390万元增资捷康公司,获得后者35%股权,借此切入精细化工业务。捷康公司主营产品为三氯蔗糖,是全球第二大、中国最大的三氯蔗糖专业生产企业,为该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两面针在2016年报中称,捷康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供应商,亚洲部分国家的第一大供应商。   但两个问题持续困扰着捷康公司。其一为三氯蔗糖行业高度竞争,2016年以前,捷康公司已经连续多年亏损;其二为捷康公司屡次因环保问题受到相关部门处罚,一度停产整顿。2016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加大对环保问题的查处力度,捷康公司面临的环保问题更加突出。   今年6月1日,两面针公告称拟挂牌转让捷康公司35%股权,挂牌价格为6557.01万元。彼时,对捷康公司股权的转让一度引来争议。2016年,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三氯蔗糖价格一路飙升,捷康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一季度,捷康公司净利润高达3355.78万元,为两面针众多子公司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公司。   三个月之后,对捷康公司股权的转让最终敲定,唯一的意向方飞尚实业以挂牌底价6557.01万元摘得捷康公司股权。对于现在的两面针来说,这笔收益显得非常重要。两面针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7.19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901.59万元。   两面针起家于牙膏产品,其产品以“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但近年来,两面针大举扩张,主营业务高达5个之多,分别是日化、纸业、医药、精细化工及房地产板块。   不过两面针也正是被多元化战略所拖累。纸业等业务不仅没有为两面针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日渐加剧的亏损也成了拖累业绩的元凶。与此同时,两面针日化业务也在外资品牌、内资品牌的“围剿”下逐渐没落。   据两面针公告,除了主营业务日化外,纸业等4个板块分别由不同子公司负责。其“精细化工”业务的承载主体正是捷康公司,对捷康公司股权的转让,是两面针剥离副业回归主业的表现。   两面针各项业务中,纸业业务亏损最为严重。其承载主体为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仅在成立的第一年实现了8625.30元的净利润,第二年便开始亏损;2015年和2016年两年,纸品公司的年度亏损额均超过了1亿元;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额为4736.03万元。   在剥离完捷康公司后,两面针是否会剥离持续亏损的纸业业务呢?6月22日,在两面针股东大会上,两面针董事长钟春彬对记者表示,是否出售纸类业务要看具体情况,“包括刚才提到的三氯蔗糖(指捷康公司),也不是我们想剥离就能剥离的。并购、剥离等,是一个上市公司应有常态。” (原标题:两面针砍掉精细化工业务 飞尚实业6557万接盘子公司股权) (责任编辑:DF318)
2019-02-01
业内研讨精细化工新技术
  中化新网讯 9月14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西北化工研究院承办的2017年绿色精细化工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等200多人参加会议,交流精细化工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最新动态,研讨支撑精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伍振毅告诉记者,绿色化工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安全高压态势,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构建绿色化工高端化,才能适应形势要求,推动中国从精细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等,分别围绕甲醇转化技术进展、含氟专用化学品绿色高效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在皮革化学品开发研究和应用进行交流研讨。除大会报告外,还设立了催化技术与合成新工艺、油田化学品与专用水处理剂两个分会场。
2019-02-01
化工业保持较高增速 精细化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产品制造国,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而从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精细化工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精细化工是当前世界各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化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前景依旧可期。   精细化工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绝大部分设备落后,技术研发周期太长,研发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真正具有实用性的精细化学品非常少,创新性不高,完全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同时,精细化工集中化程度非常低,大部分企业分散发展,难以产出高水平的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行业本应该与信息技术发展高度融合,但目前国内精细化工尚处于力保生存的尴尬境地,根本无暇考虑信息化,这就严重制约了精细化工行业的良性发展。   而且大部分企业都“唯利是图”,根本不考虑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处理“三废”的巨大成本已经成为精细化工行业沉重的经济负担。可以说,环境污染不仅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且也是制约精心化工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国外精细化率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报告》   精细化工产品供给分析   国家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国内精细化工自给率需达到80%以上,而就目前精细化化工行业自给率来看,仍需在进行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投入。由于技术等原因,国内在新领域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方面的进展略显滞后。国内新领域精细化工方面的自给率在70%-75%,在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自给率上不足50%,在化工新材料方面,国内的自给率也仅仅徘徊在55%-60%之间。而在这些高技术领域,呈现出越是高端和重要的产品,国内的自给率越低的情况。   不仅如此,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结构也不甚合理。目前国内生产的化工新材料主要是低档产品,而中高档产品主要依靠进口,例如进口的聚四氟乙烯价格约为出口聚四氟乙烯价格的两倍。   我国生产的化工新材料还主要是通用型产品,缺乏针对细分市场的专用型产品,例如在四大类有机硅材料(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中,发达国家有6-8千个具体品种和牌号,而我国只有几十种。 2009-2015年我国精细化工企业数量与新开工项目数量对比(单位:个,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报告》   此外,部分环保型产品的市场尚处在发育初期。因为我国尚未对不能生物降解的普通塑料征收环境税。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相比使用成本偏高,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尚处在发育初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使用的ODS替代品仍以对臭氧层有较少破坏作用的HCFC为主,未来需要逐渐用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作用的HFC替代。   精细化工行业前景预测   正是因为上述不足,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未来才更具发展前景。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先进制备技术的引进,必将带来我国精细化工市场供给的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5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约为37021亿元,较2014年增长10%左右。按照当前发展势头,预计到202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9万亿元左右,可增长空间仍较大。 2016-2021年精细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报告》 (责任编辑:DF207)
2019-02-01
辽苏两省合作精细化工
  中化新网讯 9月15日,“辽宁—江苏对口合作系列投资推介会——精细化工专场”在南京开幕,来自两省及相关地市的工(经)信委、重点石化园区负责人及江苏省80余户企业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双方签署了6项精细化工领域的投资协议。  其中,江苏天赐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化学原料药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项目投资协议、张家港保税区玉海化工有限公司与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废旧化工产品包装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投资协议、江苏国托投资有限公司与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签署了农药生产项目投资协议、江苏鑫鹄化工有限公司与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签署了二期碘化物项目投资协议、张家港威胜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与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区签署了本芴醇生产项目投资协议。  辽宁工信委副主任高巍指出,石化行业是辽宁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15家重点石化园区是辽宁石化行业发展的主战场。希望借助江苏在精细化工领域的人才、技术、资本、产业等优势,通过全新的合作模式,助力辽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拉长石化产业链,补齐产业短板,实现各方共赢发展。  “江苏和辽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两地的石化产业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江苏恒力等一批江苏知名企业和化工项目已经在辽宁获得发展,未来苏辽两 省产业合作的空间会更大。”江苏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表示。
2019-02-01
总共有 10 篇记录 这是第 1 页
无锡市乾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21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生意宝 网盛大宗 著作权声明
备案序号:苏ICP备13014054号
首页

首页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头条动态

头条动态

社交名片

社交名片